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低利率环境下,金融机构要探索差异化发展模式

栏目:热点   作者:安远   发布时间:2024-11-09 00:50   阅读量:7936   

在11月8日举行的2024年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年会上,中国国际金融学会会长、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表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国际地位显著提升,金融机构已具备迈向强大的基础性条件。金融机构体系日益健全,规模体量位居全球前列;金融服务质效提升,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不断增强;国际化布局稳步拓展,助力畅通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风险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在取得发展成就的同时,葛海蛟谈到,中国金融机构在由大到强的发展进程中,依旧面临一定挑战,与全球领先同业及最佳实践相比,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待提升。葛海蛟表示,中国现代金融体系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金融服务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金融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适配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重抵押、重担保的传统商业银行信贷难以完全匹配创新发展趋势;资本市场金融产品供给相对不足,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相对缺乏,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在金融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金融产品的匹配度有待提升。在金融支持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普惠金融服务的可触达性依然有显著不足,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金融要素差异化配置、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二是综合化国际化经营能力有待加强。葛海蛟谈到,中国大型金融机构适应客户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持续推进综合化经营,但发展能力仍有待提升。2023年四季度中国商业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不到20%。相比之下,国际领先同业非息收入占比长期保持在40%以上。从金融服务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看,中国已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保持全球跨境直接投资前三位,与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中国金融机构境外布局虽然持续拓展,但与经贸相比,境外机构覆盖率相对不足,国有商业银行境外经营收入平均占比不足10%,非银行机构境外布局和业务范围更为有限。同时中国金融机构在境外布局的过程中,产品和服务能力与国际先进同业有显著差距。

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葛海蛟认为,中国金融机构未来发展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练好内功,提升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葛海蛟表示,受各方面因素影响,202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为8.93%,资产回报率(ROA)为0.70%,已处于相对的历史低位。在国内的低利率环境下,中国金融机构要找准功能定位,积极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模式,平衡好功能性、盈利性的关系。摒弃单纯依赖规模扩张的增长模式,通过高水平精细化管理,增强业务拓展能力,动态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提升发展韧性和跨周期经营能力。提升市场反应的敏捷度,加强内部联动和综合服务,将金融产品与服务嵌入多元化应用场景,改善客户体验。特别是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2023年中国六大银行金融科技投入约1228亿元,同比增长5.4%。当前国际先进同业技术投资预算占总支出的比例已经达到18%。中资金融机构未来应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动AI技术应用,拓展服务边界和盈利空间,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与市场竞争中加快脚步。

二是创新包容,服务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葛海蛟建议,在科技金融方面,要更加突出金融产品创新的适配性。在绿色金融方面,要实事求是适应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养老金融方面,要分工协作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产品服务体系。

三是优化布局,提升国际布局能力和竞争力。葛海蛟表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金融机构需要适应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发展变迁,持续提升国际化发展水平。中国与150多个国家携手共建一带一路,2024年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货物贸易、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约占中国贸易和投资总额的47%和21%。中国金融机构应以国家战略为导向,加大在一带一路、RCEP等区域的布局调整和资源投入力度、强度,扩大完善服务经贸投资发展的全球化版图。要大力强化国际化经营的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满足国际市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持续增强参与国际金融治理能力,持续践行互利共赢理念,在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化解发展中国家债务等领域,积极参与多边国际经贸金融合作,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维护国家利益和金融安全。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顶尖经济网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 联系我们